2023年2月17日 星期五

諾如病毒感染


病原體

諾如病毒常引致急性腸胃炎,亦是食物中毒的常見成因,通常與食用未經煮熟的貝殼類海產有關。人們可以從接觸被感染的人、食用或飲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或通過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表面感染諾如病毒。在人多聚集的地方,如學校、安老院舍、酒店、遊戲設施場地及郵輪等,諾如病毒亦可引致急性腸胃炎爆發。所有年齡組別的人士均有機會受感染,而感染於冬天較為常見。諾如病毒以往常被稱為諾沃克類病毒。

病徵

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腹痛、輕微發燒及不適。大部分患者一般會自行痊癒,症狀通常在1 - 3天內有所改善。

傳播途徑

感染可透過下列途徑傳播:

  1. 食用或飲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 接觸患者的嘔吐物或糞便;
  3. 接觸受污染的物品;或
  4. 經嘔吐時產生的帶病毒噴沫傳播。

潛伏期

潛伏期通常為 12 - 48小時。

治理方法

只要為患者補充足夠水分,並提供輔助性治療,一般可於1 - 3天內自行痊癒。抗生素對此病並無療效。



預防方法

沒有疫苗預防諾如病毒感染,市民應採取一般預防腸胃炎的措施:

1.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

  •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處理食物或進食前及如廁後。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如沒有洗手設施,或雙手沒有明顯污垢時,使用含70至80%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亦為有效方法。
  • 清理或處理嘔吐物及糞便時,須戴上手套及外科口罩,事後必須徹底洗手。
  • 如出現發燒、嘔吐或腹瀉等腸胃病徵的人士,不應上班或上學及應向醫生求診。
  • 患者或帶菌者切勿處理食物和照顧兒童、長者和缺乏免疫力的人士。

2. 保持良好的食物衞生

  • 處理食物時應遵從食物安全五要點,即精明選擇(選擇安全的原材料)、保持清潔(保持雙手及用具清潔)、生熟分開(分開生熟食物)、煮熟食物(徹底煮熟食物)及安全溫度(把食物存放於安全溫度),藉以預防由食物傳播的疾病。
  • 只飲用煮沸後的自來食水或出品自可靠商戶的樽裝飲品。
  • 避免飲用來歷不明的冰塊所調製的飲料。
  • 從衞生及可靠的地方購買新鮮食物,不要光顧無牌小販。
  • 一般而言,可進食經徹底洗淨的水果皮。不過,如果希望減低患上疾病的風險,尤其是身處外地時,進食生的水果前應去掉外皮。
  • 所有食物(特別是貝殼類海產)應該徹底煮熟才食用。
  • 孕婦、嬰兒、幼兒、老人和免疫系統較弱等易受感染的群組,應避免進食沒有烹煮的食物(例如貝類海產,特別是生蠔)或食物內含有不會被煮熟的原料 (例如預製或預先包裝的沙律)。

*請瀏覽食物安全中心網頁,以獲得更多有關食物安全的資訊。

3.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 必須立即清理嘔吐物/糞便,及妥善消毒被污染的地方(詳情請參閱以下有關消毒的指引);清理期間,應安排其他人士遠離被污染的地方。
  • 保持衞生設施和排水系統正常運作。
  • 應妥善清潔及消毒患者曾使用的廁所和受排泄物污染的地方。

消毒被諾如病毒感染患者嘔吐物/溢出糞便污染地方的指引

  • 安排其他人士遠離受污染的地方。
  • 在整個消毒的過程中,須戴上手套及外科口罩。
  • 如果嘔吐和腹瀉發生的附近範圍有未覆蓋好的食物,應丟棄所有食物。
  • 弄髒的床單和衣服應先將固體污穢物小心移除,接著浸在1比49 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內30分鐘,然後才徹底清洗。若未能即時浸洗,便應把它們放置在密封的袋內,並盡快處理。
  • 用即棄抹布由外至內抹去嘔吐物/溢出糞便,及後用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清洗及消毒受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作為一個概略的指引,最好消毒從嘔吐物/糞便溢出邊緣起兩米內的範圍),尤其是經常接觸的地方,如門柄、扶手等。待 15 - 30分鐘後以徹底消毒,然後用水清洗並抹乾。金屬表面則可用70%酒精消毒。
  • 切勿以拖把清理嘔吐物。
  • 完成消毒後,必須把清潔用具浸泡在1比49稀釋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 5.25% 漂白水與 49 份清水混和)內 30分鐘,然後徹底沖洗並自然風乾後才可再次使用。
  • 所有清理工作完畢後,必須徹底洗手。
資料來源: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耀中耀華教育網絡在港承辦首所內地課程學校


耀中耀華教育網絡在港承辦首所內地課程學校

「香港耀華學校」展現中國教育現代化走向世界之新典範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公布,耀中耀華教育網絡有限公司為最合適的申請團體,將獲分配位於天水圍毗鄰濕地公園的一幅全新土地,用以承辦提供內地課程之私立學校。耀中耀華對此深感鼓舞,將積極配合政府有關規劃開展工作,並會通過這所「香港耀華學校」,開啟新時代新征程,向世界展示國家高水準教育的一個典範

 

耀中耀華教育網絡副行政總裁(K-12教育)陳昕生博士表示,作為引領創新的重要驅動力之一,中國教育現代化所展現的國際吸引力、影響力和引導力,將透過「香港耀華學校」的設立和發展在香港有所體現。

 

根據特區教育局規劃,此學校將為內地因工作或投資來港居住人士的子女,提供在港修讀內地課程的中、小學教育服務,就讀學生可因應需要,在返回內地原居地時繼續升學。

 

香港耀華學校的設立亦是對香港政府施政報告闡述「搶企業」、「搶人才」以強化香港競爭力策略的有力支持,為吸引和挽留內地人才及投資發揮重要作用。

 

除了內地課程辦學經驗之外,耀中耀華以良好的管治架構、妥善的管理制度、穩健的財政基礎,及高質素的辦學計劃書,符合政府的評審要求並贏得其認可和接納。

 

陳昕生博士表示,耀中耀華創辦90年之際,再次開創教育之先河,將發揮在內地辦學、承辦內地課程超過30年的豐富經驗以開辦「香港耀華學校」,提供覆蓋國家九年義務教育及高中階段的課程。預計學校最快可在約2026/27學年開始運作,學額約900個,以招收內地來港學生為主,並同時服務有意將來到內地升讀的香港本地學生。香港耀華學校同時提供在耀中耀華教育網絡內所有在內地成立的學校之轉學服務, 方便學生移居。

 

最後,陳博士強調,教育是全社會共同的事業,也是耀中耀華創辦近百年的使命所在,我們將踵事增華,共同為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中心做出貢獻。

 

關於耀中耀華教育網絡:


耀中耀華教育網絡是扎根中國香港的全球教育先驅,融合中西文化精粹,凝練出與眾不同的教育譜系,以培育具競爭力和同理心的世界公民為使命,致力創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作為富有遠見的教育先驅,教育家曾楚珩女士於 1932 年在香港創辦第一所耀中學校及幼稚園。1970年,曾女士女兒陳保琼博士加入耀中協助管理,並潛心鑽研幼兒教育,提出“遊戲中學習”的創新理念,1985年耀中在北京舉辦“明日棟梁”幼兒教育展,並由北京宋慶齡基金會時任主席康克清女士揭幕。1989年耀中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舉辦全球首個探討幼教的學術研討會,推動內地、香港和國際幼教學界的交流。

 

1990 年代,耀中應邀前往上海及北京,為內地的外籍人士開辦學校。陳保琼博士繼承母志,其後與先生葉國華教授創立耀中耀華教育網絡,培養中國及外籍學生走向國際舞台,作出貢獻。

 

在2022年邁入成立 90 周年這一里程碑之際,耀中耀華教育譜系已涵蓋從嬰幼兒教育至高等教育全學段,耀中國際學校/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耀中幼教學院、耀華國際教育學校、耀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耀華國際教育幼兒園、耀華嬰幼兒探索中心形成龐大網絡,遍佈中國香港、北京、上海、廣州、重慶、青島、煙台、桐鄉,以及美國矽谷和英國薩默塞特,每年為全球逾 13,000名師生提供優質教育及發展機會。

 

關於香港耀華學校:


香港耀華學校是香港特區第一所國家課程學校。學校位處香港北部都會區——天水圍,毗鄰濕地公園和洪水橋,地理位置有助聯通兩地。學校將開辦內地小學至中學的十二年課程,以及高中課程和國際課程,將方便內地家庭子女來港就讀銜接內地教育體制的課程,並可在返回內地時繼續升學,同時亦服務於計劃移居內地發展的香港特區家庭之子女。踐行耀中耀華教育網絡創辦九十年之教育使命,香港耀華學校必將成為展現中國教育現代化走向世界之新典範。


2022年6月14日 星期二

「二零二一年青少年與性研究」報告 (中學生調查)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家計會)今天公佈的「2021年青少年與性研究」(中學生調查) 結果顯示,青少年一方面對多元性別及性傾向的意識及接納程度提高了,另一方面透過社交媒體接觸色情內容、影像性暴力及裸聊卻增多了,性知識水平亦持續未如理想。該會呼籲加強推行全面性教育及媒體與資訊素養教育,以應對有關趨勢及回應青少年的需要。

家計會統計及資訊科技經理陳慶燊先生表示,家計會自1981年起每五年進行一次「青少年與性研究」,監測本港青少年有關性方面的知識、態度、與及行為上的轉變趨勢。是項研究為該系列的第九次,其中的中學生調查於去年五月至七月期間,成功訪問了共8,343名中一至中六學生,包括3,713名女生及4,630名男生。

調查結果
家計會榮譽顧問兼研究小組委員會主席葉兆輝教授,發表是項研究的中學生調查結果重點。

性知識及性教育
是次調查發現,中學生的性知識仍然未如理想。在12題有關成孕、性病及愛滋病感染的性知識題目中,中三至中六生平均只答對8題,與2016年相若;中一至中二生的平均分亦不理想,維持於2016年的5-6分的較低水平。在眾多學生表示有興趣學習的性教育題目中,最受歡迎的,是「拍拖與戀愛」、「青春期」、「安全性行為」、「預防及處理性騷擾」和「性傾向」。

性態度
是次研究發現,中學生對「婚前性行為」及「同居」等行為的接納程度,整體上較以往的調查為高。另一方面,他們對「女性同性戀、男性同性戀、雙性戀及跨性別」 (LGBT) 的接納程度,整體上較2016年顯著地增加,延續過去10年以來的上升趨勢。在中三至中六學生中,接近八成女生及過半數男生,接受女性同性戀、男性同性戀及雙性戀。

性別認同
2021年的調查首次加入有關「性別認同」的問題,有關結果顯示約14%學生對自己的性別認同表示不肯定。有小部分學生表示自己的性別認同與原生性別不同,這情況在女生之間 (4%) 較男生(2%)普遍;在這少數學生中,約23%女生及30%男生曾經考慮變性。

性傾向
至於「性傾向」方面,大多數學生表示自己是「異性戀」;13%女生及5%男生表示自己是「雙性戀」;約2%女生及1%男生表示自己是「泛性戀」(被異性、同性、跨性別等所有性別的人吸引);男女生均有約5%表示自己是「無性戀」(不被異性、同性或任何性別的人吸引),以及約六分一表示不知道。

約會經驗
在過去15年間,有約會經驗的中學生比率整體上下降了,佔少於五分一的中一至中二生,以及約三分一的中三至中六生。這些學生的平均第一次約會年齡,中一至中二生為11歲,中三至中六生為13歲,與過去15年來相若。

在有約會經驗的學生中,超過四成曾與對象有衝突,超過65%曾經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而分手。於約會時曾有衝突的學生中,處理方式大多數是「雙方讓步,提出妥協」,值得關注的是有13%女生及6%男生曾傷害自己或以暴力傷害對方,而男女生均有5%曾辱罵或威嚇對方。

結婚及生育意願
過去10年間,表示將來會結婚或生兒育女的中學生比率有持續下降的趨勢。在2021年,表示將來會結婚的中學生的比率,由2011年的約九成下降至2021年的約八成;表示日後會生育的,女生及男生更分別由2011年的80%及84%,大幅地減少至2021年的55%及70%。

性交經驗
整體來說,在2021年只有1%的中一至中二生,與及在中三至中六生間,有4%女生及6%男生有性交經驗,較2016年的比率為低。有性交經驗的中三至中六生的第一次性交平均年齡,維持在14-15歲。

社交媒體經驗
在社交媒體經驗方面,在2021年,約六成女生及六成半男生曾接觸色情內容,較2016年分別為33%及59%的比率為高;約3%女生及約7%男生曾進行裸聊,較2016年分別為1%及2%的比率為高。曾遭網絡欺凌的學生的比率與2016年相若,維持在約10%。約5%女生及9%男生曾遇到影像性暴力;約17%女生及24%男生曾收到色情文字或影像訊息,5%女生及11%男生曾發送給他人。

HPV疫苗注射
HPV疫苗注射在中一至中六女生間的覆蓋率,由2016年約10%上升至2021年的25% (中一至中二女生為30%,中三至中六女生為20%)。只有1%中一至中六男生接種了這疫苗。

被問及為何沒有接種HPV疫苗,男女生均指出的最普遍的原因為「從未聽聞這疫苗」、「不知道疫苗的作用」、「不知道疫苗的安全性」、「醫護人員沒有建議」及「不知道往哪裡注射疫苗」,男生則多加一項「HPV疫苗與我無關」。

六成女生知道HPV疫苗有助預防子宮頸癌,但只有39%女生及28%男生知道它亦有助預防性病疣,和26%女生知道即使接種了HPV疫苗,仍然需要定期進行子宮頸細胞檢查。

總結及建議
家計會執行總監林慧翔醫生表示,是次調查的結果,點出在學校及家庭中加強推行全面性教育及媒體與資訊素養教育的需要,並應從較低年級開始推行。全面性教育不應止於知識的教授,更應注重培養正面的態度、價值觀,與及生活技能,如批判思考、抉擇能力、溝通技巧、衝突處理和自我管理等,使青少年有足夠能力為自己作出知情和負責任的選擇。全面性教育應涵蓋多元化的課題,包括拍拖戀愛、親密關係、較安全性行為、色情物品、網絡暴力、性別認同、性傾向及性別暴力,並應配合青少年的需要、興趣和心性發展。她補充,以非標籤化和配合青少年的方式推行全面性教育,能有效地協助他們裝備所需的能力,去建立健康的關係,學習自愛、尊重他人的意願以及明白人際間的界線。

林醫生對於社交媒體對成長中的青少年的影響,特別表示關注,並強調媒體與資訊素養教育的重要性。在社交媒體上充斥着不實的性資訊,以及形形色色與性相關的潛在行為風險,導致中學生缺乏正確的性知識,接觸色情內容、接收或傳送色情文字及影像訊息、裸聊及遇到影像性暴力增多。過去兩年間,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及社交距離措施下,青少年上網的時間長了,令這些情況加劇。教育工作者及家長應與時並進,增加對社交媒體的認識,與青少年更有效地溝通,幫助他們建立所需的知識和生活技能,作出健康的抉擇,以避免網絡上的危機。

林醫生表示,政府自2019/20學年開始,透過「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向全港小學五、六年級女生提供HPV疫苗注射,但疫苗在中學女生間的覆蓋率仍然未如理想,相信主要是因為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之下,公眾人士害怕病毒感染而避免外出前往診所,學校暫停實體課,疫情高峰期集中抗疫工作,對HPV疫苗注射的安排有一定影響。她呼籲家長和學校鼓勵青少年,儘快按照所建議的時間表,接種或補打HPV疫苗。她建議男童和女童都應接種,因為人類乳頭瘤病毒 (HPV) 除了可以引致女性子宮頸癌,亦會不論性別地引致其他與HPV相關的癌症及性病疣。她提醒道,在孩童9至14歲間、未曾有性經驗時注射HPV疫苗最為有效。

註:有關研究結果圖表簡報可於 https://www.famplan.org.hk/files/media/press-release/2022/2021YSS_Chi.pdf 下載

2022年5月20日 星期五

家福會公佈「香港家庭幸福指數」2022

整體家庭幸福指數下降,家庭幸福出現「貧者越貧」現象, 強化家庭內外互動以提升家庭幸福


香港家庭福利會(家福會)一直關注香港家庭的福祉,於2020年發佈全港首個「香港家庭幸福指數」量度工具,喚起公眾關注家庭幸福。「香港家庭幸福指數」是全港首個切合香港社會文化和信效度俱佳的量度家庭幸福的工具,為香港家庭、政府及不同持份者,在促進家庭幸福方面提供重要的參考。

家福會今年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於2022年1月,以隨機抽樣方式,透過固網及手提電話,邀請2,002名18歲或以上與家人同住的香港居民,回答「香港家庭幸福指數」問卷。問卷共有26條題目,涵蓋以下六個範疇:(1)家庭團結、(2)家庭資源、(3)家庭健康、(4)社會連繫、(5)社會資源和 (6)生活平衡。問卷亦了解受訪人士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下,家庭收入及家庭關係是否受到影響。

家福會於今日(2022年5月19日)舉行「香港家庭幸福指數」2022發佈會公佈結果,重點如下:

1. 「香港家庭幸福指數」2022平均為6.10分,屬「一般」水平的低端。
(註: 分數範圍為0-10分、分數愈高代表家庭幸福水平愈高,根據樣本的指數分數,研究團隊將家庭幸福水平劃分為四個層級:7.5分或以上為「良好」,6至<7.5分為「一般」,5至<6分為「偏低」,5分以下則為「較差」。)

香港家庭與家庭內部相關的範疇,得分相對較高(屬「一般」水平),包括:家庭團結(7.40 分)
家庭資源(7.20 分)
家庭健康(7.07 分)

在其他三個家庭與外界互動的範疇,三項得分均低於5分(屬「較差」水平),包括:社會資源(4.80 分)
生活平衡(4.66 分)
社會連繫(3.26 分)

2. 「香港家庭幸福指數」2022與「香港家庭幸福指數」2019比較
.「香港家庭幸福指數」由2019年6.31分下跌至2022年6.10分,即跌幅為0.21分。
.2022年整體家庭幸福指數屬於「一般」組別的家庭較2019年減少,由2019年佔50%下跌至2022年佔43%;而屬於「較差」組別的則顯著增加至19%,即增加了7%。
.與2019年比較,「社會連繫」、「社會資源」下跌幅度最大,包括「社會連繫」下跌0.86分,「社會資源」下跌0.47分。

3. 2019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對家庭關係和家庭收入的影響
.66% 受訪者表示疫情無影響家庭關係,19%表示疫情令家庭關係變差,15%表示疫情令家庭關係變好。
.50%受訪者表示疫情令家庭收入減少,47%表示疫情無影響家庭收入,2%表示疫情令家庭收入增加,1%表示不清楚疫情對家庭收入的影響。

家福會根據以上結果,有以下三項建議:

1. 家庭幸福指數整體下跌及家庭幸福出現「貧者越貧」現象,因此促請政府把「提升香港家庭幸福」納入為施政目標

2019年的「香港家庭幸福指數」調查於該年7至8月社會動盪期間進行,當時的家庭幸福水平為6.31,相信已經是一個較低的起步點;然而到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家庭幸福水平更進一步下跌至6.10,跌幅顯著,情況令人擔心。

而2019年和2022年的調查均發現家庭收入和家庭幸福水平息息相關,從2022年數據發現低收入與高收入家庭的家庭幸福水平差距相當大。可見「貧者越貧」的現象不只在於財政上,也呈現在家庭幸福上。

新一屆政府的四大施政綱領之一是「建立關愛社會」,而家庭作為社會重要的基石,建立健康幸福的家庭就是建立關愛社會的重要策略。家福會建議政府從策略層面入手,制訂家庭友善的社會福利、教育、醫療、勞工等措施,促進社會一同推動家庭幸福。

2. 促進家庭成員間協作,以「家庭照顧夥伴」的理念強化家庭功能

調查發現傳統被視為較弱勢的家庭,包括有成員需要特別照顧的家庭、分居/離婚/喪偶人士、低收入家庭,他們的家庭幸福水平較其他組別低,而且跌幅亦較其他組別大。

家福會提倡「家庭照顧伙伴」的理念,不論同住與否,都可用團隊彼此分工合作的模式去處理家庭的大小事情,特別是照顧家庭成員的責任,而非將照顧者的擔子集中於某些家庭成員。要成為有效的家庭團隊並不容易,需要不少協調和溝通,但若能成功協作,不但能夠分擔照顧的壓力,更能進一步加強「家庭團結」,為家庭添上幸福。

家福會一直推動跨代溝通,透過服務促進祖父母及父母合作育兒。此外亦有離異家庭服務,協助離異家庭共享親職。照顧者方面亦有精神健康諮詢及小組、護老者支援服務等等。

3. 鼓勵官、商、民加強合作,強化家庭與外界的互動

與2019年比較,在2022年調查的「社會資源」及「社會連繫」範疇均顯著下跌,而「社會連繫」更跌了0.86分(即下跌20.9%),落入「較差」的水平。這現象極可能是因為疫情所造成。疫情令我們體會到,家庭能夠與外界保持聯繫,在有需要的時候得到親戚朋友、鄰居、團體或政府的支援是十分重要的。

政府方面,我們希望調查結果能為政府在強化及制訂支援家庭的政策上提供方向性的指引,例如未來兩年家庭問題的預防工作上應集中在加強家庭與社會的連繫。政府可提供更多資源,召集及協調地區內的不同團體,結集出一個更多元的支援網絡。

商界方面,疫情下很多企業都積極為家庭提供協助,其中物業管理公司發揮了重要的角色,例如協助派發物資、提供防疫資訊。我們認為物業管理人員能幫助識別有危機的家庭,轉介至適切的服務。因此,我們建議物管公司與社福機構合作,為員工提供相關訓練。

民間方面,我們鼓勵重拾「鄰舍互助」概念。現代社會鄰舍關係薄弱,第五波疫情令我們發現,社區內鄰舍互助互惠可發揮強大作用。鄰舍互助可從參與義工活動出發,個人甚至整個家庭一同做義工,不單能加強社區網絡,更可增強「家庭團結」。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互助平台可以是實體或網上;除互助外,亦可連繫不懂尋找社會服務資源的家庭,得到適切的服務。

家福會繼續鼓勵公眾填寫「香港家庭幸福指數」網上問卷(https://www.hkfws.org.hk/hkfwi),了解自己家庭的幸福情況,以及瀏覽提升家庭幸福的建議。

「香港家庭幸福指數」2022發佈是家福會5月舉行的「家福月」的首項活動。今年「家福月」以「轉變中的家庭幸福」為主題,讓公眾反思面對著各種和突如其來的轉變,維繫幸福家庭仍是生命中重要的課題。公眾需要相信家庭的能力,實踐「最緊要一家人」的精神,為提升家庭幸福努力。

「家福月」其他主要活動包括於2022年5月21-22日(星期六至日)假中環PMQ元創方舉行「Homeland」家庭市集,以及2022年5月26日(星期四)假Happy Moment @36 舉行「兩代同行育兒孫」課程研究發佈會暨專業培訓。

有關「家福月」活動詳情及最新消息,請瀏覽「家福月」專頁 (https://www.hkfws.org.hk/family-month)。

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香港兒童在線」研究報告發佈

40%青年被迫接收網上裸露內容或性要求,五分一青年曾遭網絡欺凌




網絡世界與現代人的生活已密不可分,兒童和青少年在網絡世界中面臨著更大的風險。香港救助兒童會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的研究團隊合作,在 2020 至 2021 年期間在中小學開展大規模的「香港兒童在線」研究報告,旨在更全面了解兒童在互聯網上面臨的風險,並建議如何保護兒童網絡安全。「香港兒童在線」研究報告向1,300 多名自不同社會及經濟背景,年齡界乎8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進行問卷調查,並向中學生進行深入訪問。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面臨著重大網絡安全風險,家長、學校和政府需要積極完善青少年及兒童保護措施,以減低青少年的網絡安全風險。

網絡性騷擾

青少年在網上遭受性虐待的發生頻率,是現實世界的兩倍。調查結果顯示,每 10 名中學生中就有 4 名在過去一年內至少一次遭受虛擬性騷擾,包括非情願地收到網上性裸露內容、性誘惑或性體驗,相當於超過 130,000 名香港中學生。每20名青少年之中,就有1人收到無理要求他們提供自己的色情照片。每10名青少年,就有1人收到無理要求他們提供自己的性裸露內容。在香港,每 20 名青少年中就有 1 名面臨最嚴重的網絡性騷擾,他們被朋輩還是成年人強迫進行某種網上性行為。有28% 受訪學生表示,過去一年在網上發生的事情曾令他們感到不舒服、害怕,或者他們覺得不應該看,其中約一半的學生說他們在過去一年裡有一兩次這樣的感覺,亦有學生表示每天都為此感到痛苦。根據研究報告,在現實生活中曾被性虐待或漠視對待的青少年,在互聯網上遇到不良性體驗的機率,是朋輩的四倍。孤單及依賴網絡社交生活的青少年,往往面臨著更大的網絡安全風險。

網絡欺凌

調查結果顯示,去年每 5 名香港兒童中就有 1 名遭受網絡欺凌。網絡欺凌有很多種,包括在網上發布令人反感的照片和信息,將他人排擠在網絡社交圈子外,以及未經同意濫用他人的身份。網絡欺凌帶來無比傷害,特別是因為互聯網傳播信息快而廣,而且難以徹底刪除。香港兒童遭遇網上欺凌的情況與現實生活的情況相若,而大部份受害兒童同時在網上和現實世界受到欺凌對待。

香港救助兒童會總幹事,司徒恩女士表示:「網絡生活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切勿低估網絡虐待及欺凌對兒童的風險和影響。網上性騷擾和欺凌對兒童的情緒及社交發展有深遠的傷害。對心理健康亦有影響,包括感到被威嚇、被責備、羞恥和內疚。社會各界必須攜手盡一切努力保護兒童免受任何形式的傷害。」

網絡世界中的守護者

在網絡世界中,父母在保護兒童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根據研究指出,27%的兒童表示父母從不與他們談論在網上遭遇的不快事情。另一方面,那些經常鼓勵子女探索互聯網,並建議子女如何在網絡保障自身安全的父母,他們的子女相對較少遭遇非情願的網上性體驗。教師和學校的支援對於保護兒童網絡安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研究指出,學校或老師定期向他們進行網絡安全教育的學生較少遭到非情願的網上性體驗、嚴重的網上兒童性虐待以及網絡欺凌。受訪學生亦建議政府應為兒童創造安全的網絡環境,讓青年人能安心地在線上學習和表達自我。

「香港兒童在線」的首席研究員、香港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行政學副教授Clifton Emery博士表示:「『香港兒童在線』是首個以隨機抽樣方式,調查香港中學生網絡受害及現實世界中受欺凌情況的研究報告。研究結果顯示,香港青少年網上受害的問題嚴重,且與兒童被忽略有密切關係。儘管情況如此,從報告中我們知道學校、家長和決策者在青少年保護上依然發揮作用,有助香港推動健康上網。」

建議

救助兒童會敦促社會各界齊心協力,為青少年創造安全的網絡生態,而確保法律、政策及措施能提供一個可賦予兒童能力並保護他們的環境,讓青少年安心無憂地體驗互聯網的好處,至為重要。救助兒童會鼓勵有關當局實施數碼共融政策,以確保所有兒童都能平等、有意義地接觸網絡世界;設立兒童網絡安全專員,以及為香港設立專責網絡安全的獨立機構,旨在針對網絡欺凌、線上兒童性剝削和虐待的個案,提供兒童友善的求助及投訴機制,為網絡安全製定法規和指引,並提供公共資源應對。救助兒童會又建議政府對教師和社工提供適當的培訓,使他們具備識別、干預和處理可疑個案的知識,並支援教育機構,向兒童和青少年提供網絡安全的技巧和守則。

「香港兒童在線」完整報告(按此
「香港兒童在線」報告(青年友善版) (按此
新聞發佈會講解投影片(按此

2022年5月13日 星期五

港人家庭開心指數比往年顯著下降


母親身兼多職 疫情中多方面受到較大影響

香港於2022年第一季經歷了最大規模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市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由寒冬下的強制檢測、染疫、家庭經濟困難,以至搶購物資都對香港家庭帶來不同程度的考驗。和富社會企業「香港開心D」和李錦記家族基金委託了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及東華學院護理學院於2022年3月至4月期間展開「家庭開心指數」問卷調查,收集了1,633份網上問卷,研究港人家庭的快樂狀況,個人的快樂狀況、內在心理因素、家庭團結度、家庭資源情況、五種愛的語言(肯定的言詞、優質時間、珍貴的禮物、服務的行動及身體的接觸)作出分析。機構亦於今年加入「疫情對家庭的影響」和了解香港家庭的健康狀態。結果顯示,港人的家庭開心指數由2021年的7.26分,下跌到今年(2022年)的6.98分。個人快樂指數,心理資本,家庭團結度等表現均比去年下降,而港人對家人使用「五種愛的語言」則有所上升。

「家庭開心指數」調查的研究團隊於3月21日至4月3日期間,收集了1,633份網上問卷。團隊透過贈送湯和飲品現金券以鼓勵人群參與問卷調查。

疫情爆發高峰期使家庭快樂感下挫

機構於2021年4月至6月在香港亦進行了同類型研究,比較兩年的數據。本年度問卷收集期間為變種病毒Omicron在香港擴散的高峰期,而2021年的問題收集期為疫情第四波尾聲。東華學院護理學院教授,副院長(研究)林清教授指出,由於兩年的問卷收集期的疫情狀態大不相同,今年市民在為疫情高峰時感到不安和惶恐,而上年市民處於疫情尾聲感到放鬆,所以今年的家庭和個人快樂指數下降相當合理。

1/5香港家庭不快樂

值得關注從「家庭開心指數」和「個人開心指數」的數據反映出,雖然指數比去年明顯下跌,4/5的家庭仍然處於快樂水平,1/5的家庭則表示不快樂,而香港有1/4市民處於不開心狀態,相等於百多萬市民或有受到心理困擾。而疫情爆發,明顯減低了家庭和個人的開心感。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本科生課程)石丹理教授指出,控制疫情極為重要,個人亦可提醒自己去為家人抗疫。

石丹理教授:充足相處時間為雙刃劍

今年研究發現,香港家庭的相處時間明顯比去年提升,但家庭成員感激對方為家庭的付出則明顯下降。家庭的相處融洽與否,取決於溝通內容,和分擔家庭事務的平衡。石教授建議大家多互相支持,以提高「家庭團結度」令家庭快樂,亦要繼續使用「五種愛的語言」。

港人在各指標中經濟表現較差

「家庭資源」指標為今年新加入項目,以了解家庭心理資本和家庭收入。數據顯示,家庭心理資本得分較高(平均分是7.3分至7.8分),但在家庭收入中得分則在7.1至7.2分內。另外,平均亦有一半受訪者在疫情中感到經濟困難(平均分是5.1至5.2分),唯疫情下的心理質素和整體情況則受到較大影響(平均分是5.5分至6.1分)。

港人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表現遜色

研究團隊亦為家庭身體健康以及家庭心理健康作比較,發現家庭的精神健康狀態明顯較差,反映精神質素較身體健康受壓。林教授指出這反映了疫情影響市民的精神健康遠多於身體,而石教授則呼籲大家要正確認識精神健康。

家庭快樂和個人快樂互相影響

林清教授指出,「個人開心指數」對家庭快樂影響最強,而個人內在心理資本(「關愛」、「智慧」、「堅毅」及「行動」)是最影響個人快樂的。市民可多留意個人情緒,在心理資本層面改善自己,去提升個人和家庭的快樂感。同時,石丹理教授亦指出家庭快樂影響個人快樂,特別是於疫情期間,如家人生病,對個人亦有自身影響。另外,「家庭團結」和「家庭資源」表現,整體疫情影響則輕微地影響家庭開心指數。今年研究亦發現,家人身體健康亦直接影響家庭開心指數。

女性比男性活得開心

數據顯示,女性在「五種愛的語言」和「家庭團結」數據上明顯比男性表現較高。但男性認為「疫情對家庭的影響」較大,或與長時間留在家中有關。

為人父母最開心,已婚群組其次

研究顯示,父母身份和已婚的群組的家庭開心指數、個人開心指數、心理資本、五種愛的語言的表現、家庭團結和家庭資源各表現都較其他問卷受訪者優勝。而父親比母親表現較理想,母親受到明顯大的經濟困難和疫情影響。石教授解釋,母親較常買菜,處理家庭開支,會較父親從日常生活細節中感到經濟困難,建議父親多加關心,共同處理。至於已婚群組比單身和交往中的人士開心,石教授指很多其他國家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婚姻是一項保護因素。

基層家庭從心理層面提升快樂感

是次研究亦發現,收入對家庭快樂呈正向關係,高收入群組在各方面表現都較為理想。石教授認為基層家庭仍可變得更快樂‥珍惜關係,強化心理資本,多溝通,互相關心和支持。社會各界如非牟利機構亦能著手處理,幫助有需要的群組令精神更健康,個人和家庭更快樂。

2022年3月25日 星期五

《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


防止虐待兒童會於1979年成立,提供全面保護兒童服務,肩負預防虐兒、保護兒童、輔導治療,以及倡導等角色。本會一直致力消除香港各種形式的虐待兒童事件,推廣一個關懷及無暴力的環境。

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每一個兒童均應享有存活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及參與權。兒童心理傷害/虐待個案一直備受忽視,社會人士普遍不太理解何謂心理傷害/虐待,以致較難辨識或察覺其對兒童成長及發展的影響。父母/照顧者是兒童成長中最重要及密切的人,他們與兒童的互動相處對兒童心理健康影響深遠。

有鑑於此,本會於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期間進行<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狀況>之問卷調查,以了解兒童及家長/照顧者對心理傷害/虐待的認識,及其親子相處的狀況對親密感之影響。是次調查收回有效兒童問卷共677份,有效父母/照顧者問卷共470份。受訪兒童年齡由6至17歲,當中男性佔52.1%,女性佔47.9%。受訪父母/照顧者為育有3至17歲之兒童,當中男性佔13.8%,女性佔86.2%。

體罰代代相傳,言語傷害令兒童心靈受創

問卷檢視了兒童與父母/照顧者的互動相處模式,近五成受訪兒童(332名,49%)表示過去曾遭受父母/照顧者施以體罰,百分之五(35名,5%)表示「總是」或「經常」遭到體罰。同時,六成受訪父母/照顧者(284名,60%)表示過去曾向兒童施以體罰,而近八成(366名,78%)表示他們兒時亦有被父母/照顧者以教導為由施以體罰的經歷。

此外,持續的大聲喝罵、傷害性言語及批評亦會對兒童心理構成傷害。近七成受訪兒童(460名,68%)表示過去曾遭受父母/照顧者大聲地喝罵,一成二(79名,12%)表示「總是」或「經常」遭到大聲地喝罵;四成五受訪兒童(305名,45%)表示過去父母/照顧者曾說出令其感到受傷害的說話,近一成(63名,9%)表示「總是」或「經常」遭受此形式的對待。同時,九成六受訪父母/照顧者(449名,96%)亦表示過去曾大聲地喝罵兒童;七成五(354名,75%)表示過去曾說出令兒童感到受傷害的說話。

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認為體罰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侮辱性。體罰不單會令兒童身體受傷,亦會對其心理健康構成傷害,負面的言語及喝罵雖不致在兒童身體上留下傷痕,然而卻令兒童心靈受創,此等傷害很多未能即時被察覺及辨識,故往往容易被忽略而延誤處理,直至此等傷害在兒童的行為及情緒上浮現才被正視。

近三成父母/照顧者曾威嚇與兒童斷絕關係,比較文化仍然根深柢固若親子關係中涉及要脅或威嚇性言語,亦會令兒童產生恐懼情緒,因害怕而被逼或作出不情願的服從,嚴重破壞親子間的信任及安全感。超過一成半受訪兒童(107名,16%)表示過去曾遭受父母/照顧者威脅與其斷絕關係或不再被理會;近三成受訪父母/照顧者(133名,28%)表示過去曾向兒童作出威脅與其斷絕關係或不再理會他們。

每位孩子都是獨立及獨特的個體,擁有自己的性格特質及成長步伐,若將孩子互相比較會間接影響他們的自尊心及自我價值觀。近六成受訪兒童(397名,59%)透露過去曾遭受父母/照顧者表示其他人比其表現更好/更出色,百分之十五(103名,15%)表示「總是」或「經常」遭到此類比較。超過七成受訪父母/照顧者(336名,71%)透露過去曾向兒童表示其他人比其表現更好/更出色。

陪伴的快樂時光是親子關係的奢侈品,近兩成兒童感缺乏情感連結

要促進親子關係,除了減少上述的不良互動外,營造更多正面溝通及互動亦相當重要,當中願意聆聽兒童意見、關心其感受及安排優質親子時間,會令兒童感到自己受重視及被理解,對提升兒童心理健康大有裨益。六成受訪兒童(408名,60%)表示父母/照顧者「總是」或「經常」聆聽其想法或意見,惟超過兩成(151名,22%)卻表示「從來沒有」或「甚少」;六成六受訪兒童(448名,66%)表示父母/照顧者「總是」或「經常」明白及關心其感受,惟近兩成(122名,18%)卻表示「從來沒有」或「甚少」;四成五受訪兒童(306名,45%)表示父母/照顧者「總是」或「經常」會花時間陪伴玩耍/做其喜歡的事情,惟近三成(194名,29%)卻表示「從來沒有」或「甚少」。

在父母/照顧者方面,七成六受訪者(358名,76%)表示自己「總是」或「經常」聆聽兒童的想法或意見,只有百分之二(11名,2%)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或「甚少」;近八成受訪者(372名,79%)表示自己「總是」或「經常」明白及關心兒童的感受,同樣地,只有百分之二(10名,2%)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或「甚少」。六成三受訪者(298名,63%)表示自己「總是」或「經常」會花時間陪伴兒童玩耍/做其喜歡的事情,只有百分之四(18名,4%)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或「甚少」。

從上述三項數據顯示,受訪兒童表示父母/照顧者「總是」或「經常」會花時間陪伴玩耍/做其喜歡的事情,相較於首兩項而言(即聆聽兒童的想法或意見及明白及關心兒童的感受),分別減少百分之十五及二十一。父母/照顧者方面,表示自己「總是」或「經常」會花時間陪伴兒童玩耍/做其喜歡的事情,相較於首兩項而言,亦分別減少達百分之十三及十六。由此可見,父母/照顧者較少花時間陪伴兒童玩耍/做其喜歡的事情,這有可能是兒童及父母/照顧者各自被不同的日常事務佔據,如功課、家務或工作,使他們相對地減少了優質的親子時間。

無條件的愛與接納,塑造心靈更健康快樂的孩子

除溝通、關懷及陪伴以外,獲得父母無條件的愛與接納,有助兒童發展正面的自我形象及健康的心理素質。六成六受訪兒童(448名,66%)表示父母/照顧者「總是」或「經常」接受及愛他們,無論其行為是否達到他們的期望,惟近兩成(125名,18%)表示「從來沒有」或「甚少」。同時,八成受訪父母/照顧者(375名,80%)表示自己「總是」或「經常」接受及愛孩子,無論其行為是否達到他們的期望,只有百分之三(15名,3%)表示「從來沒有」或「甚少」。

世上沒有完美的兒童,也同樣沒有完美的父母。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他們的表現總少不免不似預期,甚或與父母期望有落差。父母/照顧者如何在兒童表現令人失望時,仍然給予接納、明白、陪伴及引導,讓他們知道自己依然是有價值而值得被愛的人,從而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質,以致在日後遇到挑戰或挫敗時,能勇於面對困難,不會全然否定自己。

孩子心聲‥假使我的表現不像你預期,重要是父母不離不棄與接納

本調查嘗試就不同的親子互動相處模式與關係親密感作對照,發現以下幾類情況有明顯的影響,包括父母/照顧者威脅與孩子斷絕關係、會聆聽孩子的想法及給予接納及愛,不論孩子的行為是否符合期望。

在不良的親子互動相處方面,「從來沒有」或「甚少」遭到體罰的兒童當中,八成五(480名,85%)表示與父母/照顧者相處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對照在「總是」、「經常」或「間中」遭到體罰的兒童中,仍然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的下跌至只有六成一(67名,61%),有兩成四的差異。另外,在父母/照顧者「從來沒有」或「甚少」說出令其感到受傷害的說話之兒童當中,八成六(465名,86%)表示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對照父母/照顧者「總是」、「經常」或「間中」說出令其感到受傷害的說話之兒童中,表示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的只有六成(82名,60%),差距為兩成六。最明顯的差距,在父母/照顧者「從來沒有」或「甚少」威脅與其斷絕關係或不再予以理會之兒童當中,八成三(524名,83%)表示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對照在那些「總是」、「經常」或「間中」受到威脅與其斷絕關係或不再予以理會之兒童中,僅有五成二(23名,52%)表示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當中的差距高達三成一。

在良性親子互動相處方面,同時存在約三成七差距的是在「總是」、「經常」或「間中」被父母/照顧者明白及關心其感受及會聆聽其想法或意見的兒童中,分別有八成七(485名,87%)及八成九(468名,89%)表示與父母/照顧者相處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對照兩者都「從來沒有」或「甚少」的兒童中,仍然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的分別下跌至只有五成一(62名,51%)及五成二(79名,52%)。值得關注是在父母/照顧者「總是」、「經常」或「間中」會接受及愛孩子,無論其行為是否達到期望的兒童中,達八成八(487名,88%)表示與父母/照顧者相處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對照另一組「從來沒有」或「甚少」的兒童中,下跌至只有四成八(60名,48%)表示仍然感到「非常親近」或「親近」,差距更高達四成。

親子間最親近與最疏離的時候

調查亦分別探討兒童及父母/照顧者感到與對方最親近及最疏離的時候,嘗試了解甚麼相處模式最能夠拉近及阻隔親子關係。當中三成受訪兒童(200名,30%)表示最親近的時候是父母/照顧者與其進行「休閒/娛樂活動」,一成七(117名,17%)表示是「陪伴/聊天」;受訪兒童表示最疏離的是「與父母衝突時」(89名,13%)及「功課/溫習相關事情」(78名,12%)。

另方面,父母/照顧者表示與子女最親近的首兩項事情與兒童相同,分別是「休閒/娛樂活動」(149名,32%)及「陪伴/聊天」(86名,18%);他們表示與子女最疏離的時候是「處理孩子行為問題(如打機/玩電話/說謊)」(83名,18%)及「功課/溫習相關事情」(76名,16%)。

親子衝突多圍繞學習及處理兒童行為相關事宜,反觀親子休閒活動及陪伴交流時光卻能拉近彼此關係。親子間彼此期望不同難免容易引發衝突,重要的是在衝突過後仍能維持「陪伴/聊天」的時間,溝通及聆聽對方的感受及需要,並定期安排「休閒/娛樂活動」,為親子關係注入養分。

超過三成兒童不知道/不確定何謂心理傷害,近五成認為自己有/不確定是否遭受心理傷害根據社會福利署的數據,心理傷害/虐待兒童的數字長期遠低於另外三種類別的傷害/虐待(即身體傷害/虐待、性侵犯及疏忽照顧),佔每年整體虐兒數字不多於百分之三,大眾對心理傷害的認知程度,是我們所關注的。

問卷結果顯示,有三成四受訪兒童(232名,34%)表示「不知道」或「不確定」何謂心理傷害,超過三成受訪兒童(208名,31%)表示「不確定」自己曾否遭受到心理傷害,表示「有」遭到心理傷害的佔一成六(110名,16%)。相對於父母/照顧者,僅一成六受訪者(76名,16%)表示「不知道」或「不確定」何謂心理傷害,一成六人(74名,16%)認為自己孩子「有」遭受到心理傷害,表示「不確定」的佔二成四(115名,24%)。

不論從兒童或父母/照顧者組群所反映的數字,明顯與社會福利署公布的數字存在極大差異,當中反映大眾對心理傷害的認知及理解不足,這樣會令潛在構成心理傷害的不良親子互動模式未被覺察及正視,長遠對兒童心理健康將構成傷害,甚至妨礙預防虐兒工作的推展。

建議政府方面:
 體罰是暴力行為,應立法全面禁止,包括在家庭裡。至2021年底,全球已有63個國家或地方立法全面禁止體罰兒童,體罰損害兒童的成長和發展,期望香港也能立法全面禁止;

 提倡以非暴力方式管教兒童,加強有系統的家長教育課程,傳遞正面管教方法;

 設立清晰的兒童心理虐待法例,提升公眾對辨識兒童心理傷害/虐待的意識;

 在社區推廣保護兒童政策,促進從事兒童工作之處所營造兒童安全和友善的環境。


學校方面:

 為教職員提供培訓,提升其對辨識兒童心理傷害/虐待的意識和技巧,及早介入及支援有關學童及其家庭;

 為家長提供教育,提升他們對兒童心理傷害/虐待的認知,並提升家長對兒童發展需要及正面管教的知識和技巧,減低虐兒危機;

 安排恆常的課堂、小組及教育活動,提升學童對心理傷害/虐待的認知,及對心理健康的關注,並為學童設立清晰及開放的求助渠道,以及安排支援活動予高危組群;

 定期就校內學童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問卷調查,並據此作訂定校本的訓育及輔導政策及方向,以適切及有效地回應學童需要;

 在校內訂立保護兒童政策,定期為教職員提供培訓,營造兒童安全和友善的環境。


父母/照顧者方面:

 建議家長/照顧者檢視與孩子的互動相處模式,認識何謂心理傷害/虐待,減少不良及增加良性的互動,並建立恆常親子休閒活動及正向溝通;
 主動尋求同路人或家長支援服務,以紓緩管教壓力及強化正面管教的能力;

 留意及關顧自身的情緒和身心需要,學習自我放鬆及減壓方法;

 如遇到管教或情緒困擾,應主動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防止虐待兒童會致力為家庭提供家訪、輔導服務、家長治療小組等,亦提供求助及親子支援熱線電話:2755-1122,歡迎致電查詢服務、尋求協助或舉報懷疑虐兒個案,共同支援及培育兒童愉快成長。